每经记者:张凌霄 李孟林 每经编辑:高涵

当地时间3月31日,全球航运巨头赫伯罗特的三艘货船:向东航行“tokyo bay”号,向西航行的“al rawdah”号、“warnow master”号重新在苏伊士运河上扬帆起航。

“长赐号”货轮搁浅卡死苏伊士运河的6天时间里,这条承担全球约10%海运贸易的“欧亚大动脉”堵塞造成的混乱是全方位的。

赫伯罗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在苏伊士运河通航前,赫伯罗特合作船只中有6只货轮已改道从好望角绕行。“我们原本预计运河会很快再次通航,但后来我们发现抢救工作持续了更长时间,因此我们决定让一部分船只绕道好望角。”

随着苏伊士运河上的交通逐渐恢复秩序,阻塞事件的连锁反应也在持续发酵,世界海运咽喉的抗风险能力和可能存在的脆弱点也引发关注和讨论。

全球贸易与物流信息提供商joc的欧洲高级编辑格雷格•诺勒(greg knowler)在采访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苏伊士运河的滞留将导致大量船只在同一时间抵达欧洲港口,将对负责装卸货物的集装箱码头和货物远洋转运所需的短途海运网络构成巨大挑战。

图片来源:苏伊士运河管理局

泊位争夺战开始?

当地时间3月29日,“长赐号”脱浅,苏伊士运河也重新恢复通航。国际航运公司马士基31日(周三)表示,周一有43艘船从苏伊士运河通行,周二通行船只数量为66,周三可能会接近运河最大通行量。

在数天的救援时间中,等待通航还是绕行是当时堵在苏伊士运河数百艘船只共同面临的抉择。赫伯罗特则决定部分绕行,部分留守。赫伯罗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苏伊士运河阻塞这样的突发状况下,公司采取策略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船只抢救的具体安排和花费时间。当抢救工作持续了比预想更长的时间时,赫伯罗特决定让一部分船只绕道好望角。

记者注意到,从苏伊士运河通行的船只主要来往于亚洲、中东与欧洲和美国东海岸之间,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是此贸易线路上用时最短的海运线。除此以外,从印度洋经南非好望角到大西洋是另一条较为重要的航线选择。

通常情况下,航运公司选择航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航行里程、航行成本及时间。

根据国际海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的推算,以从新加坡到荷兰鹿特丹为例,走苏伊士运河的路线全长约8288海里,耗时约34天,而走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路线的里程就增加到了11755海里,耗时49天。“绕行非洲好望角以后,额外燃油费用将达到四、五百万美元。”赫伯罗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综合比较之下,苏伊士运河虽然收费不菲(船舶单次通行的平均费用约为40-50万美元),但鉴于绕行好望角多出的油费和时间,苏伊士运河是多数来往于欧亚航船的首选。

除了航程和成本外,走好望角线路的船只还需经过以海盗猖獗闻名的西非海域,为其货运的安全性也带来了考验。事实上,具体的航行考量还远不止以上这些。赫伯罗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制定线路时考虑的因素还包括适航性、天气条件、航线拥挤情况、港口或码头容量和利用率、客户需求、加油需要及加油机会,以及环境因素等。

虽然运河之上的交通秩序逐渐恢复,但堵塞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后续影响。想要彻底疏通这场水上交通堵塞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还会带来对泊位和卸货、运输等环节的争夺。

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后,“warnow master”号和许多曾被滞留的货轮正在前往荷兰鹿特丹港的途中,雷格·诺勒告诉记者,苏伊士运河堵塞的船只在同一时间抵达欧洲港口,将对负责装卸货物的集装箱码头和货物远洋转运所需的短途海运网络构成巨大挑战。

海运咽喉的plan b

此次苏伊士运河的大堵塞事件一夜间成为世界焦点,也让海运咽喉的抗风险能力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在全球海运版图上,苏伊士运河是非常关键的咽喉要道,但并非唯一。在海运业,位于繁忙航线上的狭窄必经之处被称为“咽喉”(chokepoints)。按照业内划分,全球共有四个首要的海运咽喉点: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四个海运咽喉将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市场和物资生产地串联起来,形成了环绕地球一圈的全球海运最主干线路,承载着全球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原材料、食品和能源运输的大头。

1)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地中海、红海与亚洲地区的枢纽通道,每天有大量运载原油和制成品的船只通行于此,该运河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航道之一,也是消费品和散装原材料的关键动脉。苏伊士运河处理着全球海运贸易量的10%,是埃及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

2)霍尔木兹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相隔一个阿拉伯半岛的波斯湾,其沿岸国家盛产石油和天然气,霍尔木兹海峡是能源海运的唯一出口。据统计,每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石油占全球海运石油总量的约三分之一,运出的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卡塔尔)占全球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即使在石油贸易兴起之前,霍尔木兹海峡也一直是区域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地缘政治冲突一直是霍尔木兹面临的最大风险。

3)马六甲海峡:石油运输线路的必经之地。作为连接亚、非、欧、大洋四洲的海运枢纽,每年通过马六甲的船只超10万次,其海运量占全球总量的40%,是地球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马六甲海峡最狭窄处是介于新加坡圣约翰岛与印尼安乐岛的水道,宽度仅为2.8公里,撞船、搁浅和原油泄露的风险较高。马六甲海峡最浅处仅有23米,限制了可通航船只的吨位,且时常需要清除淤积泥沙作业。据业内分析,马六甲海峡面临的最大威胁是频繁发生的海盗事件。

4)巴拿马运河:长约80公里的巴拿马运河在缩短航程的重要性上可以苏伊士运河媲美。这条人工运河位于中美洲最狭窄之处,打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来往的船舶不必绕行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让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1000公里。就历史平均水平来看,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贸易的5%,去年通行船只1.4万次。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巴拿马运河更为狭窄,航运能力有限。2016年,历时9年的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完工,允许通过的船只最大吨位提升到7.8万吨。相比之下,苏伊士运河可允许通过的最大载重吨位为24万吨。此外,由于巴拿马运河两侧大洋的水位高度不一样,通行的船只需要运河中部的加通湖向船闸放水调整高度才能顺利通行。

事实上,这些咽喉因为航道狭窄、水浅的特点而导致运输能力受限,极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扰乱,从而对全球贸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暴露出全球贸易运输存在的严重隐患,带了警示与思考,更提醒了人们,处于核心地位的这条跨大陆航运路线是多么脆弱。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年初发布的《2020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海运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而且面临着供应链形态和全球化模式的转变,大众消费和支出习惯的升级,以及风险防控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反思苏伊士运河危机,加强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是其一,此外,全球供应链也应该有更多的替代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未来可替代的运输路线包括:好望角航道、北极航道、中欧班列。

其中,北极航道从北欧出发,向东经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及白令海峡可驶往太平洋沿岸国家。

而中欧班列依托亚欧大陆桥,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是全球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载货能力最强的列车,通达国家和城市众多。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1866386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4482636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