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持续上扬,推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下降。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在岸和离岸市场均跌破了7.32的关口。截至9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一度下跌至7.3248,创下去年11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稍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又回升至7.32。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同样下跌至7.32以下,最低触及7.3277,较前一交易日下降超过200点。美元指数在9月6日继续走高,一度触及104.88,这是继前一交易日上涨0.67%之后的表现。这一指数反映了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表现。
美元指数的连续走强已经抵消了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央行于9月1日宣布,从2023年9月15日起,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即从当前的6%下调至4%。这一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明显上涨,一度上涨超过290点。
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具有多重作用和影响。首先,它增加了外汇资金供应,促进了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其次,这有助于减轻企业偿还外债的压力。第三,它释放了稳定汇率市场预期的信号。第四,通过稳定汇率,央行可以在国内货币政策方面腾出一定的政策空间。
根据华创证券的分析,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两个层次的理解。首先,它释放了约164亿美元的外汇流动性,从客观上来说,这可以抑制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其次,它增加了在岸美元的供应,降低了美元的吸引力。同时,这也再次表明央行的意图是保持汇率的稳定,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使人民币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展望9月的汇率走势,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认为,随着国内经济逐渐企稳回升,政策利好频繁出台,市场预期逐渐稳定,央行将采取适时的稳汇率措施,因此预计9月人民币汇率将在7.20到7.35的区间内双向波动。
此外,央行在8月15日宣布进行了2040亿元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满足了金融机构的需求。这些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为1.80%和2.50%,较前值分别下调了10和15个基点。
东莞证券的分析指出,央行超预期降息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更加以国内经济情况为主导,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中美利差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这将使汇率在短期内有一定的弹性。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在9月可能会继续面临复杂和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尽管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在9月可能不会大幅回落,国内因素也可能持续疲弱,但人民币汇率有望在稳汇率政策的支持下维持底部水平,等待内外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后,可能会出现上升趋势。
财信证券认为,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了稳定汇率市场预期的力度,有助于打破市场的顺周期行为。此举还将向实体经济释放一定量的资金,协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资本市场政策和其他监管政策,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扭转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