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一期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连续八周的下跌让不少人心生忧虑,但本周的跌幅显著缩小,仅下跌0.42点至2062.15点,周跌幅仅为0.02%,仿佛看到了运价止跌企稳的曙光。
面对运价下滑的严峻形势,船公司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纷纷祭出了应对策略。减班控舱以减少供给、全面取消特惠价,这些举措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欧洲、地中海、美西航线的运价跌势明显收敛。特别是美西线,频频传出满舱的好消息,成功守住了运价阵地,为船公司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并非所有航线都如此乐观。美东航线成为唯一跌幅扩大的航线,跌幅逾10%,让人不禁为其捏了一把汗。与此同时,波斯湾、澳洲等次要航线的运价却逆势上涨,为航运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
货代们纷纷表示,本周运价接近平盘,主要得益于船公司的减班控舱策略。这一策略不仅有效减少了市场供给,还提升了运价的稳定性。预计月底前,美东航线还将进一步减班,这有望稳住运价,并为11月的涨价创造有利条件。
尽管市场已进入淡季,运价易跌难涨,但船公司们仍在积极控舱以稳住运价。本周,除了波斯湾与澳洲运价分别上涨21%和3.05%外,东南亚航线也迎来了旺季,运价上涨了7.97%。这一波上涨趋势让业内人士看到了航运市场复苏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农历年假较早,定于1月底。多家船公司预测,年前备货有望从11月开始释放。只要货量足够,包括欧洲、美西航线等在内的运价都有可能上涨。已有船公司宣布将于11月1日提高运价,但具体涨幅和能否成功上涨仍需观察。
黄金周长假后,本周出口货量开始略有回升,但船舶大量减班,市场需求降低。有消息称,11月初可能会加征附加费。近日,多家船公司也开始陆续宣布将提高GRI(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40尺柜约加收1000美元到1500美元,按当前运价推算,涨幅至少为20%。这一消息无疑给正在观望的货主们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包括达飞、中远海运等在内的船公司已通知将于11月1日提高每40尺柜运价约1200~1500美元。然而,MSC、马士基等船公司尚未公布涨价计划,这让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美东航线,由于运价跌幅较大,业界将密切关注下一周货量的变化。市场传出消息称,10月底前美东航线将加码减班以稳住运价,为11月的涨价创造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欧美主要航线目前处于震荡整理阶段,而波斯湾、澳洲等次要航线以及东南亚航线则呈现出上涨趋势。船公司们正在通过减班控舱和取消特惠价等措施来应对运价下滑的挑战,并期待通过调整货量和运价策略来实现盈利。
业内人士预计,本月底前,市场运价预计不会有显著波动。至于11月欧美航线的涨价计划能否实现还需再观察一周以明确。航运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人捉摸不透,但船公司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决心和实力。
近日,韩国海事研究所所长Kim Min-soo的言论也为航运市场增添了一丝不确定因素。他提出,若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集装箱运费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一预测让不少业内人士心生忧虑,毕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
从SCFI指数的具体数据来看,上海到欧洲线运价下跌90美元至1950美元/TEU,跌幅4.41%;上海到地中海运价下跌57美元至2312美元/TEU,跌幅2.41%;上海到美西运价微跌4美元至4726美元/FEU,跌幅仅为0.08%;而上海到美东运价则大幅下跌585美元至4969美元/FEU,跌幅高达10.53%。相比之下,波斯湾航线运价上涨207美元至1193美元,涨幅20.99%;澳新航线运价上涨60美元至2026美元,涨幅3.05%;东南亚线(新加坡)运价上涨31美元至420美元,涨幅7.97%。
WCI指数也显示出运价的整体下滑趋势。本周WCI下跌4%至每大箱3216美元,比2021年9月的疫情峰值10377美元低69%,但比疫情前2019年的平均费率1420美元仍高出126%。上海到热那亚、鹿特丹、纽约、洛杉矶的运费均有所下降,德路里预计未来几周运价将继续小幅下降。
航运市场的波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面对运价下滑的挑战,船公司们正在积极应对,期待通过调整策略实现盈利。而货主们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寻找最佳的备货时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